觀音十心

 慈悲心

第一個叫做大慈悲心;「慈」是讓眾生離開痛苦,「悲」是幫眾生得到快樂,「大」則是究竟廣大圓滿慈悲的意思。大慈是予眾生安樂,大悲是拔除眾生痛苦,對一切眾生要有慈悲心,才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。大慈悲心是從法界體性力量產生的,是從菩提心中直接產生的力量。當我們

唸咒,存有慈悲心地唸,這才是真唸咒!具有慈悲心,就是大福報,慈悲可以破除怨妒心、憎恨心、互相殺害的心,這是讓我們生起福報的一種心啊!

 平等

所謂平等,就是無分別心,沒有你我、高低、男女的區別,一切都能平等對待。
看一切眾生冤親等同,無論富貴貧窮,都要去接觸與關懷,給予眾生佛法的滋潤。
因為我們的佛心覺性是平等的,所以我們沒有分別心,沒有種種分別、區隔和對立。
因為覺性平等,所以平等對待。

 無為

無為心就是不去計較一切的是非好壞,也不執著有沒有功德可得。
無為,是不執著、自然而起,不假循誘,就是不要以事相去做事。
無為,也是有所不為,不為一切邪知、邪見、邪念、邪事。
無為心,就是沒有得失心。有得失心就會起煩惱,是有為的心。
無為心就是無作心,沒有任何的作受而產生的這種悲心、願力,也就是真如實性的心,我們的覺性就是無為心。

 無染著

什麼叫做無染著心呢?無染著心,就是心清清淨淨,沒有一點雜念、妄想。
我們的覺性本來就具足了,所以我們無染著的心性,就是「清淨心」。在生活中抱持正面、不貪染、不執著外境,我們的心就不生染著。貪嗔痴慢、是是非非、好好壞壞,都叫做雜染的心!雜染心讓我們不清淨,不清淨就是煩惱了。我們的行為、我們的想法、表現給別人的面相,都是無雜染,這樣人才會清爽。所以,不要貪著世間的財色名利,而要心甘情願做奉獻的事。無雜染,也就是心清清淨淨,沒有一點雜念、妄想、邪念、慾念,沒有慾望的染著,離染著而廣行一切善行。

 空觀

什麼是空觀心呢?空觀心,就是要觀事事物物的本質是如幻的。
我們要知道一切的法、一切的現象、一切的變化,都叫做緣生緣滅,沒有實質。
我們要用這樣的心來看一切,回到本體,認識到事物的本質畢竟空,因此不會去執著種種的因緣,而能放得下、看得開。世間每一樣東西都會消失,皆是無常的,所以我們不必執著!當我們不執著之後,心就會比較自在。在空的覺照力下,認識到這種變化的不實質,在空的觀照裡面沒有取捨、垢染,沒有得失,顯現出明潔清涼的心性。

 恭敬

第六個叫做恭敬心;就是尊敬、誠懇的對待一切,也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中「禮敬諸佛」的意思。把一切都當作我們的老師,那麼一切都是智慧、《華嚴經》裡面稱之為「一切是智」,意思就是一切都是老師、一切都是智慧。
要以恭敬的心來改造我們的我慢心,把一切眾生都看成佛祖一樣,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!所以,我們要恭敬每一個人,向恭敬父母、最親愛的人一樣。培養生活裡點點滴滴,都是供佛;一切所接觸的人,把它當作佛菩薩一樣的來恭敬,感覺像是在做服務,懷著一顆恭敬的心,感恩眾生給我們服務的機會。我們對眾生,當有著一顆服務的心,對《大悲咒》有無上的恭敬心,對諸佛亦有無上的恭敬心。

 卑下

第七個叫做卑下心;恭敬心跟卑下心,有相互關係,所謂的卑下心就是學習的心。沒有學習的心呢,就沒有卑下心了。如果我們這一生都是叫做學生,那我們就可以學到很多;這一生如果我不是用卑下心去生活,可能我們就學不到很多東西。用《大悲咒》來降伏我們的傲慢心,訓練自己,將一切眾生當成未來佛,而自己則是新學的菩薩,理當謙讓。不要對人驕傲,一驕傲就會結惡縁,所以要卑下。卑下心,就是『我每一樣都不會,我每一樣都在學,我每一樣都要請教!』若有這種心,作人才會成功,才不會常常去觸犯到別人、惹人生氣。

卑下心,就是抱持著謙卑的態度,隨時向人請教,時時向人學習,不要有貢高我慢的心,才是成功的人生觀。
所以,誦持《大悲咒》時,不崇高自滿,要像泥土一般,以謙卑的心來含容,長養一切。

 無雜亂

第八個叫做無雜亂心;沒有雜亂就叫做專心,專心一意。我們的覺性本來就是很專心無雜亂的,要學習菩薩到直心單純而沒有雜染。
不會去想人是非、論人長短,這樣持咒就能專一,也更能契入。也就是說持咒,要沒有雜亂心,要專心一致的去持,不要一面持咒、一面做很多的事情。觀世音菩薩的心,是非常單純的,他的心不像我們那麼複雜。所謂『單純』,就是不亂想,不去想人的是非對錯。因此,不會困擾自己,便不會產生雜亂的心。無雜亂心,就是純潔的心、純淨的心。將擾亂內心安住的一切想法,通通放下,在善惡好壞當中,隨緣不變,心不起伏,心不為所轉、心純淨專一。

 無見取

第九個就是無見取心;見相取相是我們常犯的錯誤,見取心,就是只看到壞的,好的都沒看到。
我們常把別人的批評想成『別人是在說壞話』、『別人是在諷刺我們』,別人明明沒有說得那麼壞,我們就會去想到很壞,無形中就會生出許多誤會與煩惱,所以要用無見取心來離開我們的迷惑。無見取心,就是不要自生煩惱。見取,也就是有了迷惑,有所取著。對修行人而言,不可取相,要離相。在我們的覺性裡面,就是沒有這種見取心,見相非相,如果我們見相有相,那麼就是見取心了。回到我們原本的覺性,離見離相,就沒有見取心。所謂「不取」呢?心跟相,就像鏡跟物的一個變化。在生活裡面,常常看到幻相。進入離相的生命,才不會跟業力跑。
無見取心,就是以「見相非相的心」面對一切,自然熄滅一切煩惱。

 無上菩提

第十個叫做無上菩提心;發起上成佛道、下化眾生的心,就叫菩提心。
要發菩提心,成佛的心!要聚足人緣,聚足廣大的法緣。是提心是覺悟的心,是自覺覺他的心
無上菩提心,也就是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,發心成佛,自覺覺他、自度度他的廣大心,每個人都要發起如觀世音菩薩般的菩提心,誓願救度一切眾生。

天醫觀音禪院 點燈祈福

天醫觀音禪院

(049)2568839 / 0912-333427

www.thgin.org

made@thgin.org
542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南坪路576號

Facebook

@yoe4840z

Copyright © 2022 社團法人千手觀音璞澤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. Sitemap